2024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3-2024学年高三2月第二次联考
2、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4高三联考
3、2024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答案
4、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4语文
孤舟漾漾寒潮小,极浦苍苍远树微。白鸥渔父徒相待,未扫欃枪②懒息机③。【注】①〔刘长卿)祖籍宣城(今属安徽),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后迁居洛阳。写此诗时正值安史之乱,诗人旅居江浙。②〔欃(chan)枪)彗星的别名。此处喻指叛乱势力。③〔息机)息灭机心,言归老或隐居。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江楼”“望”等词直接点题,并交代了写作背景一田园已陷百重围,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额联写景,“芜千里”与“无人去”、“落日千山”与“空鸟飞”各自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浓郁的荒凉意味。C.颈联写景,视角由近到远,孤舟在水面上行进,变得越来越小,遥远的水滨树木苍苍,只有微微的影子,暗示作者即将乘舟归乡。D.尾联中的“白鸥”“渔父”都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蕴含隐居田园生活的意思,这表明作者原有弃官之意。1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苏轼《赤壁赋》中,作者写自己和客人在赤壁之下的江面漂游,景物美好,以至于有了进入仙境的感觉,这种感觉用“”两句表达出来。(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身在宦海的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3)“酒”在古诗词中有着特殊的情感意义,很多作品中都用了“酒”字来表达不同的感情,如“0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我站在凤凰山下的荒野中,遥望西北,相去咫尺的长城沉浸在暮霭中,此刻,该还有①的游人吧?我禁不住朝那边呼喊起来,喊声拖着长长的尾音,在暮色中一波接一波地传送。少顷,又一波接一波地回过来。那抚摸过长城、传递着长城顿挫有致的质感的声波令我感受到了回声中挟带着的苍古气息。我站在大运河的源头向着万里长城呼喊,作为中华民族最具文化生命和魅力的两大工程原来靠得这样近,几乎一踮脚、一弯腰就可以牵手共舞。这究竟是天造地设还是鬼使神差?古老的运河与长城默默对视了几多春秋,这是雄迈与坚韧的对视,是阳刚与阴柔的对视,是铁马秋风与杏花春雨的对视,是②的伟烈与世俗生活常态的对视。在它们对视的眼波中,有倾慕,有祝福,有幽怨的诉说和相濡以沫的厮守。但绝对没有嫉妒,因为它们本身太强大了,有足够的自信,而嫉妒在本质上只属于弱者。长城和运河把那么一大片朴素的原始形态展示在你的面前,让你在惊悸中③一。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①②③高三语文试题第7页(共8页)
本文标签:
安徽省中考联盟压轴卷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