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 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二)2历史试题
炎德英才大联考 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二)2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议的方式处理,即必须以上述官员的集体决议为依据,“事从公议”。这种决策形式A.减少了地方割据的风险B.有利于防止农民起义C.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D.使政务决策久拖不决7.明朝后期,烟草从福建传人赣南,迨至清初康熙、乾隆年间,其南安府已是“种谷之亩,半为种烟之地”。蓝旋(染料原料)传入赣南的时间要早一些,至明中后期赣州府许多人“种蓝制靛,西北大贾岁一至,泛舟而下,州人颇食其利”。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政府鼓励农民种植经济作物B.农产品商品率进一步提高C.中国农村已是商品经济社会D.长途贩运开始在闽赣兴起8.明朝和清朝都实行过海禁政策,海禁期间,对外贸进行严格管控。明朝的管控侧重于对货物的管控,严格限制货物数量;清朝的管控侧重于人员管控,严格限制外贸中进出海人数。清朝这种外贸管控政策主要防控的是A.外贸对国内商业的冲击B.反清势力的内外联合C.外贸商冲击十三行的利益D.倭寇与内匪的互相勾结9.下表反映了我国1840年前1894年商品值其中国内销售商品值其中国内销售茶叶1414.061184.014784.641467.01棉花1146791146.792437.26170113粮食15533.3015533.3037250.0037054.20A.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B.自然经济解体已经完成C.已经成为外向型经济体D.小农经济正在逐渐瓦解10.中国人惯将中国以外的国家称为“夷”(不知礼仪的野蛮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虽然称西方为“夷”者仍然存在,但是“泰西”(即遥远的西方之意)和“西洋各国”的使用逐渐增多。甲午战争后,称外国为“夷”的已经微乎其微了。这说明A.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社会B.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逐步加深C.人们崇洋媚外心态基本形成D.人们的文化自信已经消失11.下图均为中华民国的国旗。从下面的变化中可知当时的中国革命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