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河北卷)答案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河北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百师联盟高三冲刺卷二历史
炎德·英才大联考长沙市一中2022届高三月考试卷(八)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257810111213141516答案ACADDBBDADBCDAC1.A【解析】选A。材料表明西周分封了大量的异姓诸侯国,他们接受了西周的统治,同时保留对自己祖先的祭祀,这有利于多元一体文明的形成,A项正确;异姓诸侯国保留对自己祖先的祭祀,不能表明分封制以祖先崇拜文化为政治基础,B项错误;材料的侧重,点在于异姓封国传承自己的文化,C项错误;家国一体观念的出现要早于西周分封制,D项错误。2.C【解析】选C。“字”即练写字,“军中服役的小吏”免不了需要承担军队的文书工作,因此其字简的出土说明当时官吏处理文书的技能得到重视,故选C项;秦朝的官方书体是小篆,其具有笔画横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等特,点,材料字体与之不符,而汉朝官方字体为隶书,故居延汉简书体基本上为隶书,排除A项;据材料“小吏”可知,该字简并非为书法名家的代表作,排除B项;材料中的字简为军中服役的小吏所书,并不属于民间书信,排除D项炎德文化3.B【解析】选B。据材料“魏晋时期的很多史书的人物传记非常繁碎…父子兄弟祖孙连续叙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门阀政治兴盛,实行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选拔官员,世家大族长期把持朝政,所以史书中出现父子兄弟祖孙连续叙述,故选B项;人物传记在《史记》《汉书》中已出现,排除A项;魏晋时期社会动乱,人口数量减少,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民族间交往,排除D项。4.A【解析】选A。根据材料“针对蕃舶货物,朝廷委托岭南道将蕃舶货物先行收购,收购完毕再‘任百姓交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唐朝时期对民间对外贸易采取较为宽松的态度,这有利于促进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故选A项;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B项;唐朝时期实行宽容开放的政策,对外贸易兴盛,贡赐贸易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唐朝时期对外贸易和其他国家的比较,得不出唐朝时期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而材料讲的是唐朝时期对民间对外贸易采取宽松的态度,排除D项。5.D【解析】选D。湖南湖北两省之间有长江这一自然界限,而越过南岭也等于在突破自然边界,同时湖南、湖北与广西又属于不同的民族文化,所以湖广行省的布局囊括了自然和人文差异很大的区域,故选D项;由题干中的“(元朝行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一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可得,这说明作为元朝的行省,湖广行省不是以山川形便为基本原则的,排除A项;题干提到的是湖广行省的布局情况,不会改变国防和经济实力,排除B项;湖广行省打破山川形便和人文差异,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所以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排除C项。6.D【解析】选D。由材料“这类‘市豪’他们往往通过各种途径,爬上了州、郡官长的宝座”“由大商人转化为官僚地主”可知,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富有的大商人和封建官僚势力相勾结,这不利于社会的转型,故选D项;明清市民阶层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西欧城市的发展,不能得出此结论,排除B项;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没有推动社会结构的革新,排除C项。7.B【解析】选B。因为列强不准中国军队驻扎,所以军队以巡警的名义进驻,行使中国对天津城市的主权。北洋军阀主要存在于民国初期,而且天津本身就属于直隶总督的控制范围。历史参考答案(一中版)一1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