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土地改革内容的差异。(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土地改革内容差异的原因。(8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棉纺织业发展遭遇重大冲击,申新纱厂系统占荣家企业资产的70%以上,所以,这一时期的荣氏企业遭遇了重创。列强纷纷向中国倾销剩余产品,导致中国纱价大跌,当时中国棉花歉收,棉花价格居高不下。申新棉纱每件成本218.33元,市场只售204元,每件亏损14.33元。加之九·一八事变后,日商对东三省棉纱与面粉市场的占领,荣宗敬“无日不在愁城惨雾之中”!当时荣氏企业的面粉业主要归王禹卿负责,面粉厂还略有盈余,当申新濒临财务危机时,荣宗敬主张以粉厂之余补纱厂之缺,但王禹卿不同意,“期间荣、王曾多次会谈,时常大声争吵”。荣氏兄弟别无出路,只能自我调整,仿效西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此同时,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与民众运动的兴起,共同推动了荣氏企业在30年代中期以后再创辉煌。摘编自奏祖明等《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与荣氏企业》(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荣氏企业遭受重创及再创辉煌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荣氏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内涵。(4分)【高三调研考试三·历史第6页(共6页)】243065D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