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一原创测评 山西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语文答案

晋一原创测评 山西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不可近”而已。鸣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公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鸣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五伯莫盛于桓、文。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䲡,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节选自苏洵《管仲论》)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得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灵公之A虐B不如C孝公D之宽厚E文公死F诸侯G不敢用叛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为,认为,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意思不同。B.幸,幸运,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幸于赵王”的“幸”意思相同。C疏,分条陈述,与《屈原列传》中“疏屈而信上官大夫”的“疏”意思不同。D固,本来,与《师说》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的“固”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洵充分肯定了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使齐国富裕强盛的功绩,同时也以具体事例指出了管仲未在死前推举贤才的过错。B.管仲病重时齐桓公询问他宰相人选,苏洵认为管仲的回答并不尽如人意,并通过一系列分析指出管仲是一个不懂得治本的人。C晋国承袭晋文公的余威,依凭老成可靠的臣子,继续做各国的盟主一百多年,这就是苏洵所说的臣子贤能而君主不英明的情况。D.史䲡不能举荐贤才和罢斥宠臣,萧何在临死之前推荐曹参替代自己,苏洵通过这一反一正的事例来表明萧何才是用心的大臣。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西安中学高三年级语文试题第7页共10页
本文标签: